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影響有多大?

經濟脈搏

撰文: 尹航

發布時間: 2024/06/12 15:37

最後更新: 2024/06/12 19:37

分享:

分享:

歐盟若對中國電動車加徵25%關稅 影響有多大?

歐盟據報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暫時徵收最高25%的額外關稅,下月實施。消息一出,汽車股下跌,比亞迪 (01211) 、吉利 (00175) 分別跌超3%和超4%。有分析指出,此新規實施後,中國車企能承受住關稅壓力,並且外銷歐洲仍有利潤吸引力。直至關稅高到50%,才能有效阻止中國車企進入歐盟。

機構:在預期的關稅水平下 中國車仍有競爭力

從銷量來看,中國對歐盟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近50%都是特斯拉(Tesla)、福士(Volkswagen)、寶馬(BMW)等西方品牌,而中國品牌在歐洲的年銷量不到20萬輛,市場佔有率不到8%。諮詢機構蓋世汽車分析師Dong Jing依據消費彈性的計算表示,如果預期的關稅區間成為現實,那麼中國對這個市場的電動汽車出口將減少15%至30%。

儘管銷量可能會減少,但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研究報告稱,15%-30%的關稅還不至於讓比亞迪退出歐洲市場,卻可能會使寶馬或特斯拉等從中國運輸汽車的外國企業的業務一落千丈。

調查指八成德國企業贊成向中國電動車加稅

以比亞迪Seal U為例,該款車型在中國售價為20,500歐元,在歐盟售價為42,000歐元,利潤分別為1,300歐元和14,300歐元,這對於出口構成極大的誘因。榮鼎的報告說,根據估算,30%的關稅仍然讓比亞迪在歐洲市場溢價比中國利潤高出15%(4,700歐元),外銷歐洲仍然深具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認為,在這個水平上中國汽車製造商可以在提高價格的同時保持競爭力,儘管每輛汽車的利潤可能會減半。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亦分析,即使加徵關稅,中國車廠特別是比亞迪及上汽集團,尚可再降價一成以上。

榮鼎指出,若要中國電動車出口商在讓歐洲市場卻步,關稅稅率可能需要高達40-50%,對於比亞迪這樣垂直整合的製造商,可能需要更高的關稅。美銀則估計,稅率需高於50%才有效阻止中國車企進入歐盟。

同時,為了應對政策風險,不少車企早已將生產線轉移到歐盟。比如,比亞迪、蔚來在匈牙利建廠;上汽、長城也宣布歐洲工廠進入「選址階段」。

德國Metzler銀行亦指,如果稅率加至30%-40%,代表歐盟已釋出政治訊息並希望避免陷入貿易戰。這稅率不能阻止中國車廠出口到歐洲,且部分車廠已在歐洲設廠,配合定價策略,相信能夠承受關稅。

歐盟據報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最高25%額外關稅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